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解读
2025-09-12 14:17     责任编辑:袁艺姝    来源: 大连市人民政府网站 审核人:   (点击: )

[主持人]:今天我们邀请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处四级调研员卞宝伟做客本期访谈,解读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相关政策,并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

[嘉宾]: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通过“在线访谈”平台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

[主持人]:为什么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嘉宾]: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涉及广大职工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大意义。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包括正文和《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及4个附件,是一个整体,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具有法律效力,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主要考虑:一是有助于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随着人均预期寿命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劳动者参加工作起始年龄普遍后移。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更好释放人力资源红利。二是有助于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当前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劳动年龄人口呈下降态势。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能够减缓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趋势,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是有助于满足劳动者工作生活安排的多样化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条件的不断改善,劳动者对退休时间早晚有不同诉求,希望有一些弹性、多一些选择,原退休年龄政策有必要相应作出调整。

[主持人]: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主要特点是什么?

[嘉宾]:小步调整、逐步到位,弹性实施、自愿选择,分类推进、有序衔接,统筹兼顾、协同配套。

[主持人]: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怎么实现小步调整?

[嘉宾]:小步调整,简单来说就是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采取渐进式改革,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节奏总体平缓。

[主持人]: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怎么突出弹性实施?

[嘉宾]:弹性实施,就是不会搞“一刀切”,不是强制规定每个人必须达到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是给个人一定的选择空间。具体来说,就是在统一实施延迟退休的基础上,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按规定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或弹性延迟退休。

[主持人]: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怎么体现分类推进?

[嘉宾]:分类推进,就是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不是所有人“齐步走”,而是根据不同群体原法定退休年龄,分类采取不同的改革节奏。

[网友]: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怎样调整?

[嘉宾]:从2025年1月1日起,男职工按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63周岁。

[网友]: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怎样调整?

[嘉宾]:从2025年1月1日起,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按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58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按每2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55周岁。

[主持人]: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怎样调整?

[嘉宾]:2025年1月1日至2029年12月31日期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不调整,仍为15年。从2030年1月1日起,按照每年提高6个月的节奏,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逐步提高至20年。

[主持人]: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与养老保险待遇有什么关系?

[嘉宾]: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与缴费年限、缴费水平挂钩,与退休年龄密切相关,长缴多得、多缴多得、晚退多得。

[网友]:通过哪些渠道可以查询本人对应的法定退休年龄?

[嘉宾]:可以通过线上查询服务渠道:(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2)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3)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4)电子社保卡;(5)掌上12333APP。通过上述途径访问“法定退休年龄计算器”小程序,输入本人信息,即可查询对应的法定退休年龄和退休年月。还可以通过拨打12333咨询服务热线、前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窗口等方式,查询本人法定退休年龄。

[主持人]:弹性退休中的“往前弹”是怎么规定的?

[嘉宾]: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50周岁、55周岁和男职工6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职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的,至少在本人选择的退休时间前3个月,以书面形式告知所在单位。举例说明:某男职工,1972年9月出生,改革后法定退休年龄为62周岁,延迟月数24个月,若满足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那么可以在60周岁至62周岁之间选择弹性提前退休。

[网友]:职工可以选择弹性提前退休吗?

[嘉宾]:可以,单位应当尊重职工意愿。

[网友]:选择弹性提前退休后,能否同时提前领取养老金?

[嘉宾]:选择弹性提前退休的,可按规定申请领取养老金。

[主持人]:弹性退休中的“往后弹”是怎么规定的?

[嘉宾]: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需提前1个月以书面形式明确延迟退休时间等事项。弹性延迟退休时间确定后,不再延长。弹性延迟退休期间,所在单位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人事关系延续。弹性延迟退休期间,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终止弹性延迟退休,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职工达到弹性延迟退休时间,劳动关系或人事关系终止,所在单位应按规定为其办理退休手续。举例说明:某男职工,1972年9月出生,改革后法定退休年龄为62周岁,延迟月数24个月,如果该职工没有选择弹性提前退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62周岁时,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如果所在单位与该职工协商一致,还可以在62周岁至65周岁之间弹性延迟退休。

[主持人]: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是否可以选择弹性延迟退休?

[嘉宾]:根据《关于印发<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24〕94号)第四条规定,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应当及时办理退休手续。

[主持人]:职工选择弹性提前或弹性延迟退休时,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如何确定?

[嘉宾]:根据现行规定,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考虑到改革实施过程中,在不同年度退休,最低缴费年限会有所差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共中央组织部 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印发<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24〕94号)第七条对此进一步予以明确、细化。具体而言,选择弹性提前退休的职工,申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应达到所选择退休时间对应年份最低缴费年限;选择弹性延迟退休的职工,申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应达到本人法定退休年龄对应年份最低缴费年限。


关闭窗口